英國的住宅增改建在行政許可上有兩種不同的方式,其中以中是Planning Application,另一種則是Permitted Development。以下就以PA代表(Planning Application)而PD代表(Permitted Development)。
基本上PD是指可以不用向地方政府申請開發許可(PA)就可以開始進行進入開發行為的過程,一般而言是政府給予比較低強度的開發行為給予行政程序的簡便許可,比如說非特別限定區或被特別指定某種建築物的一般連排住宅(terrace housing)在後院增建長度在3M以內以及雙拼住宅(Semi detached house)後院增建4M範圍內是可以不用申請開發許可(PA)。這就可以直接進入建築細部設計程序,相較於PA至少可以省下2-3個月的審查時間。
而PA所包含的範圍就比較廣了,基本上只要涉及立面變更、規模比較大的後院或側院增建、使用項目變更、分戶(住宅改公寓都得申請PA)都得申請PA。
有一些開發行為,比如說車庫改臥室、Loft的改造等要看各地方公所的規定了,有些地方可以直接走PD,有些則還是要求要走PA。
最後是不管是PD還是PA,都還是得申辦建築管理審查(Building Control)。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備牆細部設計-Detail design of service wall in studs
在最近一個改修案中遇到了廁所的改造,可是改造的廁所在一樓,結果導致在細部設計階段的修改及選擇。通常建築設計遇到廁所改修首先遇到的是設備技術要克服,比如說各樣的用水設備的給水及排水設計,尤其是排水的設計,因為排水管像是連接馬桶的糞管管徑會比一般的管徑還粗,至少要100mm,這會需要很多水平空間,其次是排水管需要物理的重力洩水坡度,這也會需要很多垂直空間,
本案的解決方向有二,一是像台灣的廁所設計一樣,以垂直方向解決,比如說墊高樓地板高度解決,這在老公寓常遇到,因為很難向非屬自己產權範圍的樓下要求施工設置;垂直方向也可以透過將管道設置於下一個樓層的天花來處理,像是學校就很常以這種方式解決。本來遇到的這個住宅改修案想以這種方式處理,但是考慮想要維持一樓的樓層高度可以維持和現況一樣,所以只能犧牲水平空間來處理了。
下圖5-1是原本位在一樓的建築功能平面圖,其中一間是傳統的浴室,另一間則是臥室。而位於左下角建築外牆外側有一隻污水管(SVP),理想的狀態就是新的廁所的所有排水管可以將污水排到這個既有的污水管。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構-鋼木複合梁(Flitch beam)
在英國一般住宅民房結構常用木構造,尤其是屋頂屋架、一般隔間等。可是木頭材料物理特性會限制結構載重的能力,因此在某些狀況下,在考慮以木構造為主的狀況下要增加構造荷重的能力時,可以選用鋼木複合梁(Flintch beam)。鋼木複合梁就是兩側木頭中央夾鋼板的複合梁。它可以在同斷面尺寸下,比一般的純木頭的梁增加更大的跨距,具有良好的結構特性及經濟性。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磚造建築裝飾-Brick Quoin
之前提及由於英國人對於建築,尤其是住宅建築,對於磚有著異常的熱愛,於是在磚造建築的裝飾上有著多樣的變化,其中Brick Quoin裝飾式樣算是最為普及常見的。
Quoin這個字源自於法語,原意是Corner轉角的意思,通常是指建築外部結構的裝飾物。從上面的位於倫敦市內的某磚造學校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該建築物基本上是以黃色的磚為外牆主色調,但是在牆壁的交角上,就可以看到紅色的磚的使用,這種手法就叫Quoin。類似的裝飾手法除了變換磚色以外,也可以用材料變換,比如說使用石頭。根據網路資料,這種手法常在西方建築裡使用,Quoin的裝飾手法不只用在建築物主要外牆交界處,後來在門窗開口的四周也常見到,如同上圖門窗開口四周、建築外牆轉角及屋脊邊界,以及樓層分界處都可以看到Brick Quoin技法的使用。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案例-閣樓結構改健身房/隔音牆設計
相較於台灣和中國,英國對於住宅的隔音要求相對較高的要求,這在英國的建築管理規則看它單獨列了一個 Part E(Resistance to Sound)可以看出他們對於噪音的要求,Part E對於構造規範相當細緻,值得瀏覽了解。
記得早期在倫敦另一家連鎖的Buffet Restaurant當Project manager時就遇到在Glasgow的一家賣場展店時,由於主要餐廳在二樓,因此被Building Control(相當於台灣的建管人員)要求要設置樓板的吸音墊,當時還覺得:啊不就是在Shopping Mall賣場二樓設個餐廳,一樓也是銷售的店舖,也是吵呀,又不是說一樓是住宅或者是辦公室這種怕噪音的空間,為何還要再要求讓人花錢?但是他們就是認為餐廳會有女士穿高跟鞋,走路會發出衝擊噪音,因此仍堅持要求要設置,最後也是找了半天的產品而設置。
而這篇要講的是閣樓用途變更(Loft Conversion),一個在車庫上方原本是結構桁架的空間改成室內健身空間(如圖2-3)。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案例-閣樓結構改健身房/隔音牆設計
相較於台灣和中國,英國對於住宅的隔音要求相對較高的要求,這在英國的建築管理規則看它單獨列了一個 Part E(Resistance to Sound)可以看出他們對於噪音的要求,Part E對於構造規範相當細緻,值得瀏覽了解。
記得早期在倫敦另一家連鎖的Buffet Restaurant當Project manager時就遇到在Glasgow的一家賣場展店時,由於主要餐廳在二樓,因此被Building Control(相當於台灣的建管人員)要求要設置樓板的吸音墊,當時還覺得:啊不就是在Shopping Mall賣場二樓設個餐廳,一樓也是銷售的店舖,也是吵呀,又不是說一樓是住宅或者是辦公室這種怕噪音的空間,為何還要再要求讓人花錢?但是他們就是認為餐廳會有女士穿高跟鞋,走路會發出衝擊噪音,因此仍堅持要求要設置,最後也是找了半天的產品而設置。
而這篇要講的是閣樓用途變更(Loft Conversion),一個在車庫上方原本是結構桁架的空間改成室內健身空間(如圖2-3)。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式住宅基本元素/The fundamental element of British housing-Brick
對於磚這樣的材料最初的認識並不強烈,由於在台灣受教育及工作時台灣的當代建築已經以混凝土構造為大宗,而像台北市內的新大樓建築更是已經採用鋼骨構造了,而後來的921大地震之後,更是逐漸強化鋼筋混凝土構造,磚造的建築物被認知為不耐震的建築,因此印象對磚並沒有特別強烈。
對於磚最強烈的印象只有兩個,第一當然來自書本,在指導老師吳卓夫教授著作的營造法與施工內讀到了各式砌法,英式砌法也是其中一項,當然我早已不記得啥是英式砌法,印象最深的是營造法與施工兩本書讀了很久,雖然說內容大致都知道了,但是總覺得沒有理解,直到有一天吳老師在課堂上直接以磚為例,指出他寫的那兩本營造法與施工只有五大重點,分別是營造法規、法式、法則、材料特性及力學原理,當下聽完一瞬間有醍醐灌頂融會貫通之感,這就是我對磚第一次有很強烈印象了。另外一個磚的印象是去參觀某作品,這有機會再說了。
英式建築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磚,記得第一次造訪倫敦的時候,深深的被它的磚給震驚了,心裡的直覺是:英國的磚建築真他媽的醜,各種黃色醜。但是後來在英國待久了以後覺得可以慢慢從中品味出它的韻味,也慢慢的挖掘體會其中的變化特色。在英國工作後,還得特地去理解它的特色味道以及如何承繼及創造,以順利取得英國的規劃開發許可。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序論
近幾年由於國家負債比例遞增,政府債台高築,但為了國家進步與經濟永續發展,政府的建設投資卻不能因此而止步,在國家資本舉債受限,而民間及國際資金充斥的情形下,政府積極的企圖引導民間的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以提供公共服務,因此BOT、ROT、OT 等等採購模式紛紛被應用在近年來的政府採購案中。然而由於目前既有的法規限制和採購標的上均須在評估上具有高自償率的案件才可採用,簡單講就是讓廠商須有獲利空間的可能性才有機會採用上述採購模式,對於自償率低的案件,仍須由政府自辦。英國在1992年推出了新的PFI政府採購機制,讓部份低自償率的專案也能委由民間辦理,此採購機制在英國實際執行十餘年後,開始被日本等世界各國採用,效果相當顯著,所以台灣政府在經建會的主導下也開始研議引進PFI,台北市政府於今年六月推出PFI出租住宅暨開發招商總顧問案標案(台北市政府財政局,2012),工程會最近更是積極研擬整合意見並準備進行修法的動作,相信在這近年便會正式開始實施(林慧君,2012)。然而這項新的政府採購制度在建築業界似乎鮮有人知,個人覺得此機制如在台灣正式被採用,對建築師未來的執業情形或許會有不小的衝擊,特簡單介紹此機制及說明在英國這項機制對於建築師業界的影響與建築師該如何積極發揮專業價值。
PFI採購機制簡介
PFI的原文是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經建會官方稱之為民間財務主導公共建設(經建會財務處,2010),這項採購模式在英國被廣泛應用到各項的公共建設,舉凡道路、橋樑甚至到IT資訊服務都可以見到。而和建築師較息息相關的英國案例有監獄、醫院、消防隊、政府部門辦公室及學校等建設。簡單講這項採購模式和BOT非常相像,只是BOT是由廠商向使用者收費且營運期限到須將產權移交政府,而PFI是廠商向機關業主收費,合約到期硬體產權也不移轉。除此之外,PFI有下列幾點特色:首先最大的特點是政府將從採購硬體的概念轉化為採購服務的概念。比方說,以前政府會委託建築師設計幾間教室的學校轉變為採購若干位學生數所需的教學設施以及學校內的工友等服務人員,並根據服務需求定期支付款項,而政府最後並不擁有硬體的所有權。第二項特色PFI是政府以定期定額的長期採購的模式支付所需服務的款項,簡單講有點像付長期租金,而租約長達二、三十年,而最後政府最後卻不會得到產權。最後一項特點是政府付了這麼長的租金,最後卻不會得到產權的決定因子在於政府必須確保服務的採購必須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這意思是政府不僅僅須確保所採購的服務其價金需低廉,還必須確保採購標的比政府自辦更具經濟性及效率,而Value for Money的精髓在於案件風險的分配,按照英國的設計,風險控制必須落到最有能力掌控該風險的角色身上,這樣專案服務才有辦法發揮最大效率,比方說採購監獄服務,受刑人的多寡風險係由政府承擔,如果政府需要一間可以收容2000人的受刑人的監獄,可是最後只送了500人進去,政府仍然需要支付2000人的款項,而管理監獄的營運與安全則由廠商承擔。然而定期定額租金給付及風險轉嫁控制二項特色深深地影響建築師的設計酬金以及所能夠提供專業服務內容。
PFI機制的本質與建築師價值的競合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構造在台灣早期是廣被採用的材料,根據主講人林東憲建築師在2000~2003年的訪談研究,雖然竹子的種類很多,台灣早期的竹構造材料主要採用的是刺竹。刺竹在使用上可作為結構用的主要構材,比如說編竹夾泥牆的復壁柱及屋頂的主要樑材和椽條構材。竹子材料在台灣社會的進步下,逐漸減少使用,但是由於竹子的快速生長、質輕、韌性及固碳的特性,在當今追求永續的風潮下,世界各地也開始重新研究這項材料。
台灣早期採用竹材主要採用的是刺竹,但是竹材本身有一項不利的特性:它是一種斷面不均勻的材料,下粗上細,而且常呈現出彎曲的型態。不過台灣早期的匠師們卻非常能夠善用這兩項特性。首先,在下粗上下的形態上,匠師們把它當作牙籤一樣,拿竹梁較細的一邊刺竹柱,並且在立面上採左右交錯串刺的方式處理,於是在整體型態上便可以達到均衡;另外由於刺竹竹材上的形態上自然彎曲,在拿來當竹柱的時候也透過左右對稱的方式來到形態上的平衡。
另外在構造上,林東憲認為台灣傳統民居的竹構是採穿斗式構造,在竹柱及竹梁的交點上的竹柱開口,將竹梁穿刺編織。不過我覺得看起來系統上比較像是剪力牆系統,因為空間構成是透過一片片平面竹構架加上編竹夾泥牆在以屋架連接的方法形成。
相對於台灣竹構造的應用,西方的柱構造的結構構法系統著重在竹材接點的設計,基本上的概念看起來似乎想把竹當作桁架的桿件。而日本有位建築師把竹當作布的編織織理方式設計,型塑空間薄殼系統。可能是因為西方想要利用竹子形塑大跨距的Pavilion空間,所以一直企圖以桁架的方法設計,來思考竹子的可能性;相對地台灣的傳統民間竹構應用,可能相對的尺度偏小,所以都是整支竹子當作結構材使用,台灣與西方的構法比較之下,似乎台灣這種把整支竹子當結構材利用較能發揮竹子本身的材料特性。
最後聽說台灣的大藏建築師事務所今年接受遠東徐旭東委託計畫興建竹構的房子,也可以讓我們拭目以待。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論
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是近年來熱門的議題,由於地球暖化造成冰山冰川融解、全球海平面上漲、生物失去棲地等地球生態環境的變遷,同時也造成全球氣候的不可預測性,降雨強度屢次突破歷史紀錄,造成嚴重的洪患水災,台灣的莫拉克風災正是我們感受最深切的災害之一。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正在廣泛地影響我們的生態環境、居住環境、生命財產及社會安定及經濟發展,迫使我們必須認真的面對它,並且解緩或更積極的消彌這個問題。
科學證明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暖化最重要的因子之一,然而現今能源消耗的主要來源為煤炭、石油及瓦斯,這些石化原料含有大量的碳,原本它是以固態的形式存在地殼中,但是由於我們的能源及產品需求,這些石化原料被開採利用,經過燃燒後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地球大氣層之中,造成地球溫室效應並造成全球暖化,這引發了減少使用石化原料的思考。除了燃燒及使用石化原料會排放二氧化碳至大氣層這項缺失以外,石油的全球存量也逐漸減少,價格在近年來也逐年增加,若此趨勢不變,未來石油價格將會達到昂貴而無法負擔的情形,因此不論石化產業在環境影響上及價格負擔能力上都得積極準備應對。
在面對全球暖化及二氧化碳減排的議題上,英國非常積極的應對,並企圖成為世界領導國家,它計畫以西元1990年的碳排放為標準,在西元2050年以前減少排放80%的溫室氣體,並且積極的非展的再生能源。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英國從製造業、服務業、公部門至私人住宅全方面檢討計畫減少碳排放,而且更積極的計畫提高去碳(de-cobonise)的能源供應。
根據英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建築物使用的能源消耗佔了將近一半的碳排放份額,其中大約27%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於住宅的暖氣空調及照明設備使用,而非住宅類型的建築物佔超過17%,為了達到西元2050年碳減排的目標,建築的耗能改善便成為重要的標的之一。由於住宅耗能超過所有建築物耗能的一半以上,且英國推估至2016年以前,每年的新建住宅需求大約是二萬二千三百戶左右,因此認為消減住宅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重要且急迫的議題。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過了一個冷颼颼的冬季和早春,最近天氣突然好起來,熟悉中熱又潮濕的空氣再次圍繞在我們身邊,溫暖的陽光和空氣雖然讓人心情舒暢,但是Facebook上的朋友們開始發現自己家裡的地板牆壁變得濕答答,地板像是拖地拖不乾,嚴重的連牆壁都凝出了一滴滴的小水珠,讓大家哀號片野,也紛紛拿出除濕機強力運作除濕,這種現象在長輩眼裡,只說透南風本來就是會這樣,無解啦!似乎大家已經把這種現象當作季節交替的正常現象了,而無處理此現象的辦法,最多的建議是開窗戶或開除濕機,可是我心中還是大聲的吶喊:這現像似乎是可以透過Passive Design來避免的,只是大家太過習慣於“順天應人“的逆來順受,而缺乏思考處理的手段了。為了思考解決方案,對於南風結露現象做一個系統性的了解,日後在業主有意願和有想法又有預算,可以制敵機先,從建築平面規劃及構造上預防解決這樣的問題。
南風起,牆壁地板濕嗒嗒的原因
春季吹起南風的南風天,地板牆壁會濕答答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空氣溼度超高,溫暖高濕的空氣在溫度降到露點溫度以下,就會將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液態水‧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台南在2012年3月18日早上八點時氣溫是26度,而相對濕度高達78%。空氣中帶來大量的濕氣。這溫濕的空氣碰到被冬天凍得冷冰冰的建築室內地板牆壁等構體,而這低溫的室內構體又大多為瓷磚石材等熱傳導率高得材料,導熱速度快,迅速把接觸到的溼空氣中的熱量傳走,因此接觸室內構體附近的空氣溫度下降,降到了露點溫度以下,於是超過多餘的飽和水蒸氣就產生了凝結的狀況,這種現象在建築專業稱之為”結露”。這樣好像很複雜不是很好懂,最簡單的案例就是把冰涼的飲料從冰箱拿出來,過一陣子飲料罐的外殼上就會開始結出一滴滴的水滴,原理是一樣的。根據氣象局的資料顯示,在溫度26度相對濕度78%的空氣,其溼度在22.2度就會結露,同樣的比喻,只要你的飲料罐低於22.2度,在這種天氣下,飲料罐的外殼就會開始凝結水滴開始冒汗,但是如果你的飲料高於22.2度,那就safe,不會結水滴啦,或者是飲料溫度低於22.2度,但是飲料罐的材料是保溫罐,那外壁也不會結露。
有關結露的原理,在網路上以日文的資料說明的最清楚,如日文版的WIKI的介紹就非常的結構化。而日文版的“為建築業主準備的網站”更是有大量的學理圖表說明。雖然這些資料在原理上說明的很清楚,但是由於日本位處溫帶,結露發生的建築部位和季節都和台灣不一樣,比如說日本因為冬季室內溫度高,室外溫度低,如果建築物斷熱不佳,導致外部的冷透過建築構件如窗玻璃傳到室內來導致結露。因此,在日本的資料中解決結露的方法如增加建築斷熱、避免壁體構造中的冷橋、增加室內換氣等建議似乎就不是那麼適用。
避免或解決台灣春季南風室內潮濕結露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文登載於建築師雜誌2011年10月號)
序論
在極端氣候和地球暖化議題下,節能減碳成為世界各國及各行各業關注的議題,而早在十多年前英國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建築師比爾當思特(Bill Duster)便開始思考建築如何能對環境更加友善,減少能源消耗,並深思發展他的低耗能建築哲學,在2002年落成進駐使用的英國貝丁頓零耗能社區(BedZed)開發案就是他落實自身設計哲學的作品,此案據稱是全世界第一個零碳排放社區,也是英國最大的複合用途的低能源消耗社區,該案成為參訪觀摩英國低碳社區及建築必定到訪的一站。貝丁頓社區的規劃和設計手法等被世界各國大量的媒體介紹說明,但是該建築師隱含在這些技法表象之後的哲學、技術及應用於其他的案例與對於未來規劃環境的實體影響,也是值得關注思考。
零碳開發系統觀:飲食、交通及建築節能與能源自主
一般觀念談及永續建築總是從建築本體開始,但是建築師比爾以他的系統觀切入,認為一般人對於能源的消耗使用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是飲食,也就是從食物產地種植、運輸到餐盤享用的過程,此部分能源消耗約佔三分之一。第二部分就是一般的通勤及交通耗能,也佔三分之一。最後就是住宅的能源及空調使用,佔最後的三分之一。由於日常生活能源消耗是必然的,但是重點是減少石油化學產品的需求,而以自然及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的消耗,這是因為石化產品所蘊含的碳是被固定在地層之中,開採使用石化產品會將固定於地層的碳釋放至大氣中。為了達到零石化能源消耗的開發,於是他提出了零碳開發圓餅圖(ZedWheel,如圖1)做為他節能減碳規劃設計的中心思想。透過應對三大耗能系統,他提出零碳開發的架構從農產品在地化有機生產、通勤交通碳減排以及建築節能來全面性的減少耗能。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教育部出版新的教師指導手冊來協助老師們處理應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這本指導手冊將於今年九月的新學期起全面開始採用。原本舊版的教師指導手冊多達六百多頁,導致老師對於他們在法令之下的權力範圍感到困惑,這也導致了學校無法制定有效的行為輔導規範。
新版的教師指導手冊在老師們、教師聯盟和地方政府的建議下大幅將六百多頁下修至52頁,並清楚的將政府、校長及老師等相關人員的角色及責任清楚定義。並將既有不合時宜及教學需求的要求進行改變,其中共有五項修正重點:第一、學校不該制訂”不准觸摸”政策。因為老師經常會有實務上的必要而觸碰學生,像是在處理學生的意外傷害或者教導樂器學習時,都會有觸碰學生的必要。第二、老師應該被授與在適當使用強制力,比如說強制要求打擾授課的學生離開或者是強制學生留在教室裡上課。第三、首長有權未經同意搜尋非准許攜帶的物品,比如說酒精、毒品及被偷竊的物品。第四、首長有權懲戒在校外及授課時間以外的學生犯下的不當行為。第五、校方必須建立處理校內及校外霸凌行為的標竿。
除了授權校方一定的權力處理學生問題外,也同時提高了保障老師免於惡意言論的攻擊。先前的政策讓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指控時,得面對大量的調查及撰寫報告,因此英國政府的行為學專家表示:長久以來,教師們被大量的處理不良行為指導手冊及報告淹沒了。而這份新的指導手冊可以幫助老師授課不被干擾打斷並對處理學生不良行為更有信心。在新政策下,首先不可將受到謠言攻擊的事件紀錄放在教師的聘用紀錄裡,其次若經查證學生進行謠言攻擊,最嚴重的情形校方首長可以暫時或永久的接受該學生。此外,在認定實務上,將站在老師的立場上認同老師對於學生的處置基本上都是適當的,除非異議者提出處置不當的證明,因此校方不該主動將認為管教不當的老師暫時停職。
英國的學校司長Nick Gibb表示,這新定且清楚的指導手冊將讓老師們可以有信心及充分授權進行校內學童的行為規範預防及矯正,這將充分提升在校學生的良好行為。同時我們也瞭解大部分的孩童都是行為良好的學生,為了保障這些好學生,政府和學校更應該提供安全良好的環境讓老師可以順暢教學,學生可以安心學習。
英國最大的教師聯盟NUT表示:我們對教師們被信任能夠適當處理校內各種棘手的問題感到非常歡迎,通常校內的不當行為都是非常微小的,外界對教師把機場等級的安全標準檢視視為常態對學校而言的變革是沒有意義的。學校積極努力的在建構維持師生間信任關係,高標準的要求將會導致學校傾向逃避處理問題而不將更重要的潛在問題給解決。校內的問題應該在校內工作人員進行最佳的處理,而這項政策應該要獲得政府、學校政策、學生與家長的支持。適當授權老師權力更可以增進老師的教授與指導。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牛津因為詩人作品而被稱為夢想尖塔之城(a city of dreaming spires),這個暱稱在看台灣旅遊書的時候卻都沒看到,台灣的旅遊書是怎樣??幫大家作點功課嘛~別只講哈利波特。Anyway,而夢想尖塔的起源就在於這裡的建築物都會有一個個尖塔作裝飾,每幢建築物上方就像下圖一樣有很多的尖塔。
但是這些尖塔造型到底從哪來的呢?這個問題我也懶得深究,手上的旅遊書沒一本有寫,不過下面的紫色花束或許是其中原因之一?這紫色的花束是我對英國最起點的認識,在生平第一次來到英國瀰漫在二區地鐵站的味道就是她散發出來的味道,我覺得她基本上應該是雜草,在英國的火車站、荒蕪的空地及鐵道沿線上都可以發現她的身影,她在夏季盛開,會在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特別的香氣,聞到她的味道就讓我想到第一次踏上英國的回憶。雖然到處看的到她的身影,不過我還是一直不知道她的芳名,很想知道她叫做啥名字。而在牛津的路旁的公園,也發現了她的蹤跡。
All Saints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臨時有特殊任務被叫去Oxford陪同探親,於是決定來個短暫的Oxford一日遊,說是一日遊其實待在Oxford裡只有半天的時間。anyway,要去Oxford要從London Paddington Station出發。Paddington Station看起來是非常的老的車站,有很多線在這裡交會,動線交錯複雜,尤其是從地鐵站出來更是嚴重,大批的人群出了地鐵以後全都塞在樓梯上,不過現在Paddington車站正在進行更新工程,希望它更新完會大幅改善。
這個車站雖然很老,但是我就是喜歡老車站的一些細部和寬闊明亮的室內空間感,不過由於英國還有很多火車是燒柴油的,有時候剛好經過正在啟動的火車頭,氣味還真嚇人。
這個車站的柱頭有非常精緻的鋼構細部,因為沒做功課,所以不知道除了結構這花紋有沒有結構上的需求和設計意念,但是真的很美!而且看了有一個念頭出來冒出來:日本高松伸建築師的機械裝飾設計靈感會不會也是來自於這樣的裝飾?(奇怪,怎會突然跳TONE到高松伸???)
liauo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